1.軌道交通行業特點
隨著我國高鐵和各中心城市地鐵的迅猛發展,軌道交通制造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軌道交通制造企業特點是以“制造+服務”業務體系,強化產品全壽命周期管理,涉及到列車新造及檢修兩個業務板塊。
軌道交通行業生產特點:大多按訂單生產,生產環節以列車為管理單位,相對其它行業產品結構復雜、零部件種類多、工序周期長、協作部門多、企業生產組織難度大等特點。因此如何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實現列車制造過程的透明化、全過程的質量追溯等,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轉變,是軌道交通制造企業優先解決的問題。
2.軌道交通行業需求
解決信息化孤島:大多軌道交通制造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起步早,信息化建設比較全面,包括企業級的ERP、PLM、CRM、WMS管理、質量管理等系統,分廠車間級的產線自動化及控制系統、DNC系統的建設。希望通過MES系統的建設打通產線之間的信息互通,打通車間(分廠級)之間的協同生產,打通企業上層ERP系統與底層自動化控制層的信息化。
生產計劃排產:結合廠級ERP計劃,實現車間有限能力的排產,按分廠類型不同,需考慮車間設備能力、物料條件、生產資源工具的能力等約束條件。預測交貨期滿足情況,分析定位車間逾期工單、瓶頸工序及設備,提供計劃員圖形化排產工具,解決排產資源不均衡,計劃執行不下去,達成率低的問題。
數據采集及追溯:收集生產過程信息包括人、機、料、法、環、測。打通與生產線設備層的信息化建設,采集生產線的生產數據和設備數據,主要用于生產線和設備的狀態監控、管理、故障診斷,工單執行信息。滿足企業對產品質量信息追溯要求,主要包括:人員信息、生產線及設備信息、設備參數、生產信息、工藝信息、環境能源信息、質檢信息等。
生產過程透明化:企業對車間現場設備狀態、效率、異常等情況通過人工反饋,獲取不及時?,F場生產任務完成進度,質量情況等信息的獲取不及時且數據失真。希望通過MES系統實現生產現場透明化,包括設備層面和生產層面,要求按項目、產線不同維度統計展示。
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從7個方面進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與展示,包括關鍵工序參數數據分析、質量管理類數據分析、生產計劃執行類統計分析、異常數據類分析、人力資源效能分析、物料情況分析、資源效能分析。
3.軌道交通行業方案
MES與信息系統集成解決信息化孤島:通過MES系統基于PLM基礎數據,實現將ERP的生產計劃根據車間實際情況,分解到工序級,每個設備(產線)的生產計劃和計劃執行層的管理,集成WMS、質量管理系統實現圍繞生產現場的物料與質量的協同管理。通過MDC采集模塊實現設備(產線)的數據采集及監控,真正打通ERP到底層控制的信息化,解決信息化孤島問題。
利用APS 高級排產模塊實現科學的生產計劃排產:利用APS排產工具,實現計劃員基于圖形化的排產,將生產計劃精確到每一工序、每一設備、每一分鐘,實現企業的精細化生產,并很好的解決車間在有限能力情況下計劃頻繁變更的問題,系統自動分析變更后對其它工單的影響程度。通過設備負荷分析瓶頸,方便計劃員人工調整設備的工作班次等方法解決交期問題。支持多種高級排產算法,包括交貨期、生產周期、最優庫存、同一裝夾優先、已投產訂單優先等多種排產方式,滿足各類復雜的排產要求。
解決車間現場及設備層的數據采集:利用MDC模塊實現車間設備層數據采集,利用現場模塊、質量模塊實現產品的追溯,收集生產過程信息包括人、機、料、法、環、測。通過MDC模塊實現設備及產線數據的采集,實現了設備實時、自動、客觀、準確的數據采集,實現生產過程的透明化管理,并實現車間現場數據的自動反饋。同時實現設備狀態的監控、管理、故障診斷,滿足企業對產品質量信息追溯要求。
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通過對現場數據、設備監控的數據收集匯總以及對數據的深入挖掘,方便計劃員對車間生產現場信息的掌握,包括:訂單完成信息、質量情況、庫房在制品、設備狀態、設備效率等內容,從而使計劃員及車間領導基于正確及時準備的數據基礎上做出科學的決策。
通過決策支持實現制造過程的數據分析:通過MES系統實現對生產過程數據多維度分析,主要包括:生產計劃達成率、關鍵工序參數與質量缺陷對比分析、質量管理合格率分析、協作生產部門執行率、異常數據類分析、人力資源效能分析、物料情況分析、資源效能分析等等。有助于車間決策領導發現問題,有針對性的優化生產流程及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及質量。
4.收益
通過MES打通上游ERP和底層設備層的信息化,解決信息孤島問題。
利用APS模塊實現車間科學計劃的排程,解決有限能力的排產及對計劃交付的預測,提高了車間計劃的執行性。
實現設備層自動數據的采集,為計劃層和追溯管理提供準確的數據。
計劃執行透明化,生產周期可控,設備資源提升利用率。
生產計劃從定制到交付,過程環節透明化,部門之間進行協同生產。
設備生產透明化,并且有效控制設備停止等待時間,對設備生產進行實時監控,對異常處理更加及時,計劃調整更有針對性。
領導決策效率的提升,較之前開調度會、計劃會的方式提高了領導層做出科學決策的效率。